草原治理:如何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

被引:35
作者
杨理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草原地区; 家庭承包制; 公地的悲剧; 共享性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在草原地区简单套用农区家庭承包制存在严重的弊病,承包以后没有解决反而恶化了草原的"公地的悲剧"问题,这是导致草原近几十年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研究表明,"公地的悲剧"问题恶化和相应的草原退化并不是因为实行家庭承包制,恰恰相反,是因为实行家庭承包制不彻底。所以,为了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应由政府和管理部门主要承担维护产权排他性的责任,同时,草原地区的家庭承包制要有所创新,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承包,但不应鼓励以家庭为单位来利用,应在完成草原的土地产权初始配置的基础上鼓励牧户共同治理草原。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对草畜平衡管理模式的反思 [J].
杨理 ;
侯向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9) :62-66
[2]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J].
敖仁其 ;
达林太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5, (02) :26-29
[3]   内蒙古草原所有制和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J].
敖登托娅 ;
乌斯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4, (06) :124-127
[4]   草原荒漠化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J].
额尔敦扎布 .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5) :8-12
[5]   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再认识 [J].
敖仁其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1, (03) :83-88
[6]   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 [J].
温铁军 .
战略与管理, 1999, (06) :76-82
[8]  
杜润生自述[M]. 人民出版社 , 杜润生著, 2005
[9]  
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姚洋著, 2004
[10]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吴敬琏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