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分等评价方法在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中的应用——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

被引:15
作者
郑华玉
沈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 耕地; 占补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和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人口高峰年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耕地占补平衡。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问题是片面强调数量平衡,缺乏新增耕地的质量评价衡量标准,从而使我国的新增耕地质量总体趋于下滑,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确定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建立耕地质量检验机制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本文根据农用地分等理论及方法,结合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耕地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连州市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及测算方法,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广东省农用地分等工作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J].
王秋香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3) :49-53
[2]   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评价方法探讨——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 [J].
崔邢涛 ;
许皞 ;
薛保民 ;
郝娜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6) :88-92
[3]   农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 [J].
刘水杏 ;
曲波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2, (03) :82-84
[4]   关于调整我国“耕地动态平衡”概念、做法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J].
侯东民 ;
段成荣 ;
王美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0, (10) :60-65
[5]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潜力与区域控制——以河北省为例 [J].
余宝林 .
中国土地科学, 2000, (01) :30-33
[6]   要重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耕地质量因素 [J].
张红晖 ;
金昌伟 ;
陈永康 .
农业经济, 1999, (11) :24-25
[7]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几个问题 [J].
张凤荣 .
中国土地, 1996, (09)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