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18
作者
张毅 [1 ]
郭顺林 [1 ]
雷军强 [1 ]
王文辉 [1 ]
白亮彩 [1 ]
赵茜静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
[2] 兰炼医院眼科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疗法;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D O I
10.13929/j.1672-8475.2006.03.007
中图分类号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7例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肝癌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行常规平扫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比较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的变化。结果在b值为50和100s/mm2时术前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b值为300、500和700s/mm2时,术前术后的平均ADC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当b值大于300s/mm2时,随着b值的升高平均ADC值逐渐升高,术后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较术前升高,在b值为1000和1300s/mm2时图像质量太差无法测量。结论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时,b值最好选择300~700s/mm2之间。DWI通过瘤区DWI图像、eADC图像、ADC图像信号的变化和平均ADC值可以反映TACE术后瘤组织内的微观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平均ADC值可以为其早期疗效的判断提供量化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5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