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25
作者
许君燕
机构
[1] 成都市国土规划地籍事务中心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资源利用; 耦合度; 协调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9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通过构建系统耦合作用的指标体系,计算了2005年中国31个省市的耦合度、协调度、耦合协调系数。结果表明,各省市之间差异不大,多数省市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的耦合作用强度已进入拮抗阶段;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协调度值差异相对较大,多数城市的城市化、耦合度、协调度呈相对应分布;全国31个省市低强度低协调型与低强度中协调型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一些中部省市,高强度高协调型则分布在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省市。
引用
收藏
页码:929 / 9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试论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研究 [J].
陈百明 ;
杜红亮 .
资源科学, 2006, (05) :36-42
[2]   近25年来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J].
张海龙 ;
蒋建军 ;
解修平 ;
吴宏安 ;
张丽 .
资源科学, 2006, (04) :71-77
[3]   五十年代以来辽南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 [J].
李蕾 ;
张平宇 ;
侯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2) :133-138
[4]  
高度城市化地区非城市建设用地导向——深圳案例研究[J]. 王爱民,刘加林.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S1)
[5]   1900年以来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机理分析 [J].
匡文慧 ;
张树文 ;
张养贞 ;
盛艳 .
地理学报, 2005, (05) :841-850
[6]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05-112
[8]   近20年来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及其相关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 [J].
吴佩林 ;
鲁奇 ;
王国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3) :111-117
[9]   国内LUCC研究进展综述 [J].
刘新卫 ;
陈百明 ;
史学正 .
土壤, 2004, (02) :132-135+140
[10]   地区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转换——以长江干流地区为例 [J].
张雷 ;
陈文言 .
资源科学, 2004, (01)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