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路径转换与机制重塑

被引:14
作者
任路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协商民主; 村民自治; 机制重塑;
D O I
10.15944/j.cnki.33-1010/d.2016.05.008
中图分类号
D638 [群众自治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十多年来,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村民自治以静悄悄的民主试验的形式拉开了中国农村基层社会自治的序幕,并在代议民主的框架下形成以选举为重点的发展路径,从制度建设到权利保障,从政治文化到社会条件等,推动了整个村民自治的发展与深化。与此同时,实践中村民自治也面临行政化带来的自治悬空,参与乏力带来的自治空转,村民自治的内在价值难以有效实现。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利益诉求更加多样,以代议民主为原型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需要容纳多元主体、开放平台、复杂决策和跨区议事等新内容。因此,必须在原有的制度基础上寻找新的路径,而协商民主正与当前解决村民自治的现实困境和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相契合,并能够对村民自治的运行进行机制重塑,进而推动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选择:历史经验与理论建构 [J].
邓大才 .
学习与探索, 2016, (04) :47-59
[2]   拓展村民自治研究的广阔空间 [J].
徐勇 .
东南学术, 2016, (02) :87-87
[3]   让自治落地:厘清农村基层组织单元的划分标准 [J].
郝亚光 ;
徐勇 .
探索与争鸣, 2015, (09) :52-56
[5]   “微自治”与中国基层民主治理 [J].
赵秀玲 .
政治学研究, 2014, (05) :51-60
[6]   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 [J].
徐勇 ;
赵德健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 (04) :1-8
[7]   协商治理:一个成长中的新公共治理范式 [J].
张敏 .
江海学刊, 2012, (05) :137-143
[8]   政治文化视野下对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解读 [J].
戴玉琴 .
贵州社会科学, 2007, (06) :9-13
[10]   社会资本视域中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运作绩效 [J].
苗月霞 .
河北学刊, 2005, (03)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