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处江西弋阳县和泰和县退化红壤区上不同模式重建的森林为对象,调查分析不同模式重建森林第10年的林下植被状况及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及微生物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在严重退化红壤上进行人工重建森林后,林下植物种类和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禾本科草本植物逐渐消退,荫性的蕨类、藓及其它喜林下荫湿环境下的植物种类明显增加,恢复10年后地带性植物种类开始自然更新。(2)在不同模式重建的森林中,其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有一定差异,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枫香×马尾松株间混交林模式,最低的是桉树纯林模式;丰富度较高的是晚松纯林和湿地松纯林,较低的是木荷、桉树纯林。(3)林下植被生物量与林分郁闭度、土壤容重、毛管持水量、团聚度、非毛管孔隙度的线性回归关系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林下植被生物量随林分郁闭度、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减少,随土壤团聚度、毛管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