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体中痕量汞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77
作者
阎海鱼
冯新斌
商立海
汤顺林
仇广乐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3] 贵州贵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4] 贵州贵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关键词
天然水体; 痕量分析; 汞; 形态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61.1 [水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天然水体中汞的含量仅为ng/L级,不仅难以测出,而且在测定过程中极易受到干扰;利用两次金汞齐的预富集方法与原子荧光法结合的技术,作者建立了天然水体超痕量不同形态汞的准确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达到了0.02ng/L,实验平均回收率为101%;该方法也适用于其它低汞含量水样(包括稀释后的污水及化工废水)中汞的形态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百花湖流域的汞污染及其对策
    张维
    [J]. 贵州环保科技, 2000, (03) : 23 - 28
  • [2] 两次金汞齐-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雨水中不同形态汞
    冯新斌
    洪冰
    洪业汤
    [J]. 环境化学, 1998, (04) : 388 - 392
  • [3] Exchange flux of total gaseous mercury between air and natural water surfaces in summer season[J]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2002 (3)
  • [4] Field sampling and analytical intercomparison for mercury and methylmercury determination in natural water[J] . Louis Lépine,André Chamberland.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