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村域土地利用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印传 [1 ]
许皞 [1 ]
冯万忠 [2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山区; 村域; 土地利用管理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该项研究旨在利用山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进行景观生态设计,达到资源持续利用和繁荣山区经济的目的。该文指出了山区土地利用管理模式的原则,分析了山区土地利用管理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和土地制度因素。在黄安坨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获取7个典型土壤样点,分析土壤中的有机质、全N、全P、速效钾、速效磷、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锌等。根据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遥感影像图和土壤样点数据4个图层提供的信息和野外调查的结果,对黄安坨村进行景观生态规划,把研究区分成4个区域:农田区域、经济林牧草地区域、林地保护区域、居民点区域,根据区域特点,阐述了每个区域的的土地管理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64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北京百花山区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的肥力比较以及土壤管理措施 [J].
张凤荣 ;
吕贻忠 .
土壤通报, 2005, (02) :155-159
[2]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为例 [J].
董锁成 ;
吴玉萍 ;
王海英 .
地理研究, 2003, (05) :590-600
[3]   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J].
朱连奇 ;
许叔明 ;
陈沛云 .
地理研究, 2003, (04) :432-438
[4]   中国山区经济发展差异与非农产业的贡献 [J].
陈国阶 ;
王青 .
地理学报, 2003, (02) :172-178
[5]   紫花苜蓿及其栽培技术 [J].
吉介荣 ;
全旭林 .
内蒙古林业, 2003, (01) :35-35
[6]   论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 [J].
冯子标 .
当代经济研究, 2002, (05) :35-37+53
[7]   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急需转变战略思维 [J].
陈国阶 .
山地学报, 2001, (04) :339-343
[8]   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 [J].
郭旭东 ;
傅伯杰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地理学报, 2001, (04) :447-455
[9]   基于遥感的呼伦贝尔盟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影响的研究 [J].
王秀兰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4) :322-329
[10]   山地农业资源的时空性与持续利用研究——以陕西秦巴山地为例 [J].
刘彦随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04) :4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