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在陇中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23
作者
何有华
机构
[1]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兰州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定西县高泉沟流域为代表的陇中地区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之一 ,在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要措施的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 ,如何合理地配置林种草种 ,使之既能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又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提高整体经济发展实力 ,通过对紫花苜蓿的主要生态功能分析 ,提出其布设方式 ,以利于当地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种植苜蓿,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J].
行庆华 ;
庞海涛 .
新疆农业科学, 2001, (05) :289-290
[2]   丘陵坡地种植紫花苜蓿的生态、经济效益与前景分析 [J].
刘亚柏 ;
储国良 ;
丁剑英 ;
付反生 ;
王敬根 .
江苏农业科学, 2001, (05) :48-49
[3]   我国中西部干旱区苜蓿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及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J].
王庆锁 .
农业科技通讯, 2000, (11) :23-24
[4]  
中国苜蓿[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耿华珠等编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