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ibonacci数列的MPPT仿真与初步实验

被引:7
作者
张强 [1 ]
任小永 [1 ]
陈乾宏 [1 ]
于锁平 [2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2] 立德电子(江苏)有限公司
关键词
Fibonacci数列MPPT算法; VB和Simulink结合; 仿真与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914.4 [太阳能电池];
学科分类号
080502 ;
摘要
基于Fibonacci数列的MPPT具有大范围搜索,不受环境影响,无初值问题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软件实现,并基于图形拟合的方法建立太阳能电池数学模型,对其采用VB和Simulink联合仿真,以实现对每步寻优过程内部参数的实时观察。结果表明,此仿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Fibonacci搜索算法的每步过程,验证了此算法的准确性。同时依据仿真数据和波形,提出对收敛判定条件进行重新选择,以提高搜索算法的速度。实验采用Boost电路作为主电路,用dspic33f502芯片在MAPLAB平台上进行软件编译,对一块250W的太阳能电池进行了此MPPT算法的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Fibonacci数列MPPT的算法,同时,也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与对收敛判定条件重新选择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比较 [J].
曹祖亮 ;
王斌 ;
王帅 .
广东电力, 2010, 23 (06) :16-19
[2]   基于Fibonacci算法的最大功率追踪法研究 [J].
陈照章 ;
张新亮 ;
王秦伟 .
电力电子技术, 2008, (05) :53-55
[3]   几种光伏系统MPPT方法的分析比较及改进 [J].
徐鹏威 ;
刘飞 ;
刘邦银 ;
段善旭 .
电力电子技术, 2007, (05) :3-5
[4]   太阳能光伏系统MPPT控制算法的对比研究 [J].
崔岩 ;
蔡炳煌 ;
李大勇 ;
胡宏勋 ;
董静微 .
太阳能学报, 2006, (06) :535-539
[5]   VB与Simulink混合编程 [J].
李硕 ;
林少芬 .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3, (11) :20-21
[6]   硅太阳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 [J].
苏建徽 ;
余世杰 ;
赵为 ;
吴敏达 ;
沈玉梁 ;
何慧若 .
太阳能学报, 2001, (04) :409-412
[7]  
基于Fibonacci-MPPT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D]. 杨飞.江南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