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区Cd地球化学省与主要水系的Cd输出通量

被引:11
作者
成杭新 [1 ]
刘英汉 [2 ]
聂海峰 [2 ]
孙泽昆 [3 ]
付启宏 [3 ]
赵娟 [3 ]
谢丽娟 [4 ]
机构
[1]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3]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4] 河北省地勘局测绘院
关键词
镉地球化学省; 输出通量; 长江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3 [环境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中国正在进行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显示,长江流域存在贯穿全流域的Cd地球化学异常,因此研究该异常的成因及查明长江主要支流Cd的输出通量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焦点。长江源区水系包括通天河干流及沱沱河、楚玛尔河、尕尔曲、布曲、当曲、口前曲、聂恰曲支流。采用1样/km2的密度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对长江源区进行地球化学填图,在沱沱河—尕尔曲和扎曲—聂恰曲流域分别圈出规模巨大的Cd、Pb、As地球化学省,其他地区Cd、As、Pb均为正常的地球化学背景区。研究发现沱沱河—尕尔曲Cd、Pb、As地球化学省内岩石中Cd、Pb、As含量明显高于土壤和水系沉积物,表明岩石在风化形成土壤和水系沉积物过程中已向水体释放了大量的Cd、Pb、As。通天河干流原水中Cd、Pb、As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44、17.62、2.59μg/L,沱沱河原水中Cd、Pb、As的质量浓度为0.187、19.89、2.33μg/L,聂恰曲原水中Cd、Pb、As的质量浓度为0.144、6.37、2.33μg/L,较其他支流中的含量高近1个数量级,表明源区原水中Cd、Pb、As含量主要受地质背景控制。年输出通量计算显示,由沱沱河输入到通天河中的Cd、Pb、As年通量分别为0.155、16.47和1.93t/a,楚玛尔河输入到通天河中的Cd、Pb、As年通量分别为0.015、0.77、0.35t/a,尕尔曲—布曲输入到通天河中的Cd、Pb、As年通量分别为0.095、10.31、2.72t/a;由通天河输入到金沙江的Cd、Pb、As年通量分别为2.48、290.7、42.3t/a,表明长江源区Cd地球化学省是长江沿江Cd地球化学异常带形成的重要物质来源。对原水和清水(过0.45μm滤膜)中Cd、As、Pb分析显示,长江源区水体中Cd、Pb主要以悬浮物形式迁移,As则以可溶态形式迁移。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多目标的地质大调查——21世纪勘查地球化学的战略选择 [J].
奚小环 .
物探与化探, 2007, (04) :283-288
[2]   青藏高原各拉丹冬冰芯记录的季节气温变化 [J].
张拥军 ;
康世昌 ;
秦大河 ;
任贾文 ;
张玉兰 ;
Bjorn Grigholm ;
Paul Mayewski .
地理学报, 2007, (05) :501-509
[3]   近40年来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湿地系统的动态变化 [J].
王根绪 ;
李元寿 ;
王一博 ;
陈玲 .
地理学报, 2007, (05) :481-491
[4]   长江水质地球化学 [J].
陈静生 ;
王飞越 ;
夏星辉 .
地学前缘, 2006, (01) :74-85
[5]   青藏高原冰芯过去100年δ18O记录与温度变化 [J].
姚檀栋 ;
郭学军 ;
Lonnie Thompson ;
段克勤 ;
王宁练 ;
蒲建辰 ;
徐柏青 ;
杨晓新 ;
孙维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1) :1-8
[6]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思路及建议 [J].
杨忠芳 ;
成杭新 ;
奚小环 ;
刘爱华 .
地质通报, 2005, (08) :687-693
[7]   长江流域沿江镉异常示踪与追源的战略与战术 [J].
成杭新 ;
杨忠芳 ;
奚小环 ;
赵传冬 ;
赵和苍 ;
张建新 ;
骆剑兰 ;
唐将 ;
刘英汉 ;
庄广民 ;
王文栋 .
第四纪研究, 2005, (03) :285-291
[8]   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中的54种指标配套分析方案和分析质量监控系统 [J].
张勤 .
第四纪研究, 2005, (03) :292-297
[9]   长江流域沿江镉异常源追踪与定量评估的研究框架 [J].
成杭新 ;
杨忠芳 ;
奚小环 ;
赵传冬 ;
吴新民 ;
庄广民 ;
刘英汉 ;
陈国光 .
地学前缘, 2005, (01) :261-272
[10]   青海高寒湖沼景观区风成沙对成矿元素迁移的扰动机制的研究 [J].
孙忠军 ;
刘华忠 ;
于兆云 ;
李文春 ;
梁金全 .
物探与化探, 2003, (03) :167-17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