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生产与需求分析

被引:4
作者
段红平
楮庆权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北京
关键词
中国; 粮食生产; 需求; 作物适宜指数;
D O I
10.13605/j.cnki.52-1065/s.2000.03.025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粮食生产、贸易的方向和种类呈区域化形势 ,效益型粮食生产将是未来粮食生产的目标 ,粮食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是发展的方向 ;用作物适宜指数和环境条件来判断作物的生产适宜性 ,确定一个地区适宜的粮食作物类型 ,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在年人均粮食 40 0kg的低水平标准上 ,有 45 .16 %的省市区达不到标准 ,如果提高 5 0kg标准 ,则有71.19%的省市区达不到标准 ,局部地区粮食供过于求是我国城市粮食需求有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村粮食需求的购买能力缺乏造成的表面现象 ,粮食储备状况发生变化也是造成这个表面现象的原因之一 ;粮食需求形势在南方仍然紧张。商品粮地区调整粮食结构主要是调整品种结构 ,优质品种的发展是市场的需要。粮食生产的近期目标是发展外向型生产 ,扩大出口 ;中远期目标是粮食生产基本自求平衡 ,适当进口。未来粮食需求首先是稻谷 ,目前必须做好稳定稻谷播种面积、提高质量、产量的技术储备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59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与开发策略 [J].
上官周平 ;
邵明安 .
科技导报, 1999, (09) :54-55
[2]   调整粮食结构问题初探 [J].
丁声俊 .
中国农村经济, 1999, (08) :13-16+27
[3]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编;朱希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4]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作制.[M].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  
经济系统分析.[M].顾海兵著;.北京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