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区域FDI吸收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4
作者
金艳清 [1 ]
卢晓勇 [2 ]
罗卯英 [3 ]
机构
[1] 南昌大学理学院
[2]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3] 南昌工学院基础部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对外直接投资; 吸收能力; 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1 ; 020204 ;
摘要
为了探究影响我国东、中、西部FDI吸收能力大小的内在原因,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我国区域FDI吸收能力的指标体系与结构方程模型,并以实证的方法对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估计和检验。同时,根据参数的大小及其含义,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可测指标的权重。最后,文章利用权重和可测指标数据测出了各地区吸收能力大小。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吸收能力逐年增强,但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依然很大,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FDI吸收能力的差距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地区技术吸收能力和基础吸收能力差而导致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对FDI吸收能力的经验性分析——基于创新角度 [J].
闫付美 .
价值工程, 2007, (03) :39-41
[2]   影响西部吸收FDI的因素分析 [J].
蔡圣清 .
统计与决策, 2005, (23) :105-106
[3]  
结构方程模型[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吴明隆, 2009
[4]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conomic Growth, and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Analysis[J] . Chee-Keong. Choong,Zulkornain. Yusop,Siew-Choo. Soo.ASEAN Economic Bulletin . 2004 (3)
[5]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ountry capabilities and economic growth[J] . Karin Olofsdotter.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 199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