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4
作者
路超君 [1 ,2 ]
秦耀辰 [1 ]
罗宏 [2 ]
张丽君 [1 ]
张艳 [1 ]
鲁丰先 [1 ]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能源与环境研究室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影响因素; 解释结构模型; 政府领导力; 低碳城市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低碳城市建设,但是由于对"低碳城市"认识的不一致,导致了各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本文根据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特点,识别出19个影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因素,分别从城市主体水平、发展结构水平和管理水平等角度进行分类说明。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绘制出多级递阶结构图,理顺各因素间的结构关系,阐明了影响因素间内在关联性和层次性。研究结果显示,19个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次,其中政府和低碳城市标准位于最高层次,碳排放统计次之,它们是影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对其余因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建议现阶段在推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根据多级递阶结构图所示,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当务之急,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低碳城市标准》,加快开展城市碳排放统计工作,而政府作为城市主体之一,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政策供给者,应充分发挥其领导力,使低碳城市建设走上系统化、制度化轨道。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基于碳排放视角的区域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低碳城市的一个测度 [J].
查志强 .
南京社会科学, 2011, (08) :38-43
[2]   突发事件区域应急联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吴晓涛 ;
吴丽萍 .
灾害学, 2011, 26 (03) :139-144
[3]   中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情景预测 [J].
刘朝 ;
赵涛 .
资源科学, 2011, 33 (05) :844-850
[4]   天津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与分析 [J].
赵涛 ;
刘朝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1 (02) :31-36
[5]  
The Factor Decomposition on Carbon Emission of China——Based on LMDI Decomposition Technology[J]. Guo Chaoxi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836,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01)
[6]   基于ISM和AHP的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J].
田彦清 ;
杨振宏 ;
李华 ;
尚旭光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 (01) :140-146
[7]   低碳城市系统模型 [J].
李金兵 ;
唐方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67-71
[8]   考虑全要素生产率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J].
赵欣 ;
龙如银 .
资源科学, 2010, 32 (10) :1863-1870
[9]   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J].
邵超峰 ;
鞠美庭 .
生态经济, 2010, (10) :95-99
[10]   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与体系构建 [J].
袁晓玲 ;
仲云云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05) :42-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