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沉降颗粒物质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Ⅰ.有机质通量及烃类化合物和脂肪酸分布特征

被引:19
作者
段毅
崔明中
罗斌杰
宋金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 脂类化合物; 有机质通量; 生物源; 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首次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我国南沙永暑礁泻湖和东海大陆架沉降颗粒物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区沉降颗粒有机质在达到距海底5m以前,接近一半被消耗,消耗程度是永暑礁泻湖大于东海大陆架.烃类和脂肪酸分布指示了两地区沉降颗粒有机质来源存在着较小的差异,但是主要来自海洋浮游生物.沉降颗粒有机质的生物和生物化学强烈改造也被认识了,其强度是永暑礁泻湖大于东海大陆架.同时发现C25HBI二烯化合物的存在与硅藻种属分布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42 / 4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南沙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及地化意义 [J].
段毅 ;
罗斌杰 ;
徐雁前 ;
马兰花 .
海洋与湖沼, 1996, (03) :258-263
[2]   南沙海洋沉积物中脂肪酸地球化学研究 [J].
段毅,罗斌杰,钱吉盛,徐雁前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2) :23-31
[3]   HYDROCARBONS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J].
BLUMER, M ;
GUILLARD, RR ;
CHASE, T .
MARINE BIOLOGY, 1971, 8 (03)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