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抗虫棉新品种(系)在山东棉区的种植表现与评价

被引:11
作者
李维江
董合忠
李振怀
唐薇
机构
[1]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关键词
抗虫棉; 品种; 农艺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03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 33B为对照 ,对 5个抗虫棉新品种 (系 )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 ,鲁 2 5系在出苗、生长前期长势、生育期和产量构成等方面与对照 33B基本一致 ,S61 4 5、S61 77和 SGK32 1则表现出苗快、早发性强、早熟性好等方面的优势 ,99 R0 8的生育期与 33B基本一致 ,但产量潜力显著高于 33B,说明 33B等早期抗虫棉品种的一些不利性状与 Bt基因的导入没有必然的联系 ,抗虫棉的不利性状可以通过育种手段改良。但是 ,S61 4 5、S61 77、99R0 8等新育品种的纤维品质改进不大 ,加强抗虫棉品种纤维品质的改良应是今后育种工作的重中之重。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转Bt基因抗虫棉农艺性状及利用前景分析 [J].
李维江 ;
张冬梅 ;
唐薇 ;
董合忠 .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1, (02) :101-106
[2]   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推广利用与棉铃虫抗性的治理 [J].
张天真 ;
唐灿明 .
科学通报, 2000, (02) :119-127
[3]   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生育特点与种植效益比较研究 [J].
董合忠 ;
李维江 ;
李振怀 ;
唐薇 .
山东农业科学, 1999, (03) :11-13
[4]   转Bt基因抗虫棉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J].
夏敬源,崔金杰,马丽华,董双林,崔学芬 .
棉花学报, 1999, (02) :2-9
[5]   Bt棉对主要棉虫发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J].
王武刚 ;
吴孔明 ;
梁革梅 ;
李修立 .
植物保护, 1999, (01) :5-7
[6]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J].
刘金生 ;
郭香墨 .
农业科技通讯, 1998, (09) :13-14
[7]   转Bt基因抗虫棉种子的营养与生理研究 [J].
李爱莲 ;
王桂芳 ;
吕双俊 ;
陈玉萍 ;
陈瑛 ;
高风华 .
中国棉花, 1997, (10)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