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认同与华语传承语教育

被引:30
作者
周明朗
机构
[1] 马里兰大学语言学院
关键词
华语教育; 国际汉语教育; 语言认同; 传承语; 身份;
D O I
10.16131/j.cnki.cn44-1669/g4.2014.01.018
中图分类号
G749 [国外华侨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华语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有何异同?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也是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语言政策问题。本文提出的"语言认同过程"理论把语言认同分解为个人多重身份库、个人语码库和身份与语码匹配过程,并认为,语码的学习、储存、和使用需要与语言学习者的身份认同相匹配。根据该理论分析,华裔学生对华语的认同有别于非华裔学生对国际汉语的认同,因此华语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对象有重大的认知差别。本文运用该理论分析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身份认同困惑,提出相应的华语教育理念、华语教学法、华语教材编写和华语教师培养方法,以期解决华裔学生华语学习中的认同问题,达到华人身份与华语语码的有机匹配。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海外华语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J].
郭熙 .
世界汉语教学, 2006, (01) :106-115
[2]   教师在语言课堂中的作用 [J].
周明朗 ;
符平 .
世界汉语教学, 1998, (01) :79-88
[3]   语言社会化过程与初级汉语作为外语教学 [J].
周明朗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4, (03) :116-130
[4]  
华语研究录[M]. 商务印书馆 , 郭熙, 2011
[5]  
The Many Faces of SocialIdentity: Implications for Political Psychology[J] . Marilynn B.Brewer.Political Psychology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