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45
作者:

朱乾浩,俞碧霞,许馥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杭州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机构:
[1] 杭州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杭州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来源:
关键词:
陆地棉,品种间杂交,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03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概述了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状况。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均表明,陆地棉品种间杂种存在明显的产量和品质优势。杂交棉高产、优质的重要原因是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和稳产性好。陆地棉品种间杂种F1和F2皮棉产量的竞争优势分别在15%和10%左右,产量构成因素中对产量优势作用最大的是单株结铃数。目前,F1和F2均有一定的利用面积,其中印度主要利用F1,我国主要利用F2。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优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棉花杂交种冀棉18号的选育及其应用[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S4) : 100 - 103张香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崔瑞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付会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 [2] 杂交棉的应用与展望[J]. 中国棉花, 1993, (05) : 6 - 8邢以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冯象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
- [3] 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 1991, (S1) : 17 - 21崔世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韩世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4] 亚洲国家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 1991, (02) : 32 - 3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陆地棉杂种优势及自交衰退的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1991, (01) : 18 - 23王学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农业科学院潘家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农业科学院
- [6] 陆地棉F2代杂交优势的研究和利用[J]. 江苏农业科学, 1990, (05) : 10 - 11+38钱大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朱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张香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袁占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端木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
- [7] 陆地棉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J]. 江苏农业科学, 1989, (06) : 11 - 12+3钱大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朱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张香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袁占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端木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
- [8] 陆地棉产量性状基因效应分析[J]. 中国棉花, 1988, (04) : 18 - 20承泓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刘桂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唐灿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9] 棉花杂种二代利用价值的研究[J]. 中国棉花, 1987, (02) : 12 - 1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靖深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