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粉末闪速加热挥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20
作者
易维明
柏雪源
李志合
李永军
何芳
机构
[1]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淄博,淄博,淄博,淄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热裂解; 闪速加热; 层流炉; 挥发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16.2 [植物能源];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为了获得生物质在闪速加热条件下的热解挥发特性,引入一套层流炉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可变工况参数包括反应加热温度从800K至950K变化,热解停留时间从0.108~0.224s变化。实验材料是粉碎的玉米秸秆,粒径0.117~0.173mm,不作为变量考虑。利用等离子体加热技术,可以保证层流炉内部温度稳定保持在恒定设置数值。工作气体为氩气,流量1.5~2.5m3/h。热解残炭由一个水冷收集器(冷激器)收集,并且利用旋风分离器与气流分离。利用灰分示踪法确定玉米秸秆粉末热解的挥发程度。引入Arrhenius形式的一级挥发反应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了相应的热化学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闪速加热热解与慢速热解存在明显不同,与加热速率无关。闪速加热挥发特性对于研究生物质液化机理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小麦和玉米秸秆热解反应与热解动力学分析 [J].
何芳 ;
易维明 ;
孙容峰 ;
闸建文 ;
柏雪源 ;
李永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4) :10-13
[2]   用热分析技术研究树皮的热解动力学参数 [J].
赵广播 ;
朱群益 ;
员小银 ;
秦裕琨 .
燃烧科学与技术, 1999, (04) :356-362
[3]   升温速度对煤热解动力学的影响 [J].
韩永霞 ;
姚昭章 .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1999, (04) :318-322
[4]   煤粉热解时升温速率对最终挥发分产量的影响 [J].
朱群益,赵广播,阮根建,秦裕琨,黄怡珉,于洪彬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96, (03) :35-39
[5]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与热解特性 [J].
江淑琴 .
太阳能学报, 1995, (01) :40-48
[6]   煤粉热解的挥发份组分析出模型 [J].
陈彩霞 ;
孙学信 ;
马毓义 .
自然科学进展, 1995, (01) :85-92
[7]  
煤粉快速热解规律的试验研究[J]. 陈彩霞,孙学信,吕焕尧.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3)
[8]  
层流曳带流反应器内流动和温度特性的数值模拟[J]. 陈彩霞,孙学信,张小可.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3)
[9]   片流炉粉煤热解反应数学模型 [J].
曹竹友 ;
巩明利 ;
刘淑琴 .
化工冶金, 1988, (02) :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