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大学与中国近代乡村社会——以福建协和大学乡村建设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3
作者
李在全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教会大学; 乡村社会; 中国近代; 乡村建设运动; 福建协和大学;
D O I
10.14082/j.cnki.1673-1298.2005.06.015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本文通过对福建协和大学的乡村建设意识理路的转变、组织机构的沿革以及诸多实验个案的考察,来探讨教会大学的乡村建设运动及其与近现代中国乡村社会的关系,并在分析其乡村建设运动特色和评价其绩效和不足的基础上,对目前学术界的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研究定论进行了初步省思。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试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中地方政府作为——以福建“营前模范农村”为例 [J].
陈孝华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4, (12) :93-96
[2]   基督教与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论纲 [J].
刘家峰 .
浙江学刊, 2003, (05) :111-120
[3]   试论卢作孚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兼谈民国两类乡建模式的比较 [J].
郭剑鸣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5) :103-108
[4]   30年代宛西乡村建设中的体制改良 [J].
郭晓平 .
史学集刊, 2003, (03) :33-39+110
[6]   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乡村建设学派 [J].
郑杭生 ;
李迎生 .
社会科学战线, 2000, (03) :232-243
[7]   基督教与近代农业科技传播——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的研究 [J].
刘家峰 .
近代史研究, 2000, (02) :177-204
[8]   黄展云与福建“营前模范农村” [J].
陈孝华 .
党史研究与教学, 1998, (06) :60-62
[9]   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国农业近代化 [J].
张剑 .
史林, 1998, (03) :80-91
[10]   论卢作孚乡村建设之路 [J].
刘重来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4) :1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