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针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及NO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郑祖艳
赵立刚
梅晨健
王立春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3] 黑龙江 哈尔滨
[4] 黑龙江 哈尔滨
来源:
关键词:
痴呆,血管性;
针刺疗法;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一氧化氮;
疾病模型,动物;
大鼠;
D O I:
10.13457/j.cnki.jncm.2005.03.053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以6ml·kg脑复康生理盐水水溶液灌胃;针刺组在模型大鼠头部百会、大椎穴行针刺治疗。检测模型大鼠穿梭箱实验各项指标及脑组织SOD活性和NO含量的改变。结果:模型大鼠穿梭箱实验中治疗后电击次数,针刺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模型大鼠术后治疗后脑组织SOD和NO活性含量,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针刺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VD大鼠模型的百会、大椎穴,可明显减少模型大鼠在穿梭箱实验中治疗后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增强脑组织内SOD的活性,降低脑组织内NO的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2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