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铅与红细胞相关因素研究分析

被引:8
作者
厉勇
肖琨
祝丽丽
机构
[1] 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关键词
铅; 锌原卟啉; 血清铁蛋白; Hb; MCV; Hct; RB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79 [儿童、少年卫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以锌原卟啉(zinc protorphyrin concentration,zpp)作为铅生物学标志物,探讨铅对儿童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及红细胞压积等的影响。方法:用ZPP-3800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现场对456儿童测定血铅,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血铅中毒分组标准将受检儿童分为3组:对照组(铅<10μg/dl、中度中毒组(铅10~44.9μg/dl)、重度中毒组(铅≥45μg/dl)。对血铅超标者进行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压积(Hct)测定并分析。结果:重度中毒组儿童的Hb、RBC、Hct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中毒组中只有Hb与血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都随血铅水平增高,Hb、RBC、Hct降低,血铅与Hb、RBC、Hct成负相关关系。结论:儿童铅中毒会引起贫血,中度铅中毒时红细胞参数的变化以Hb降低为主,发生重度铅中毒时,除Hb降低外,RBC,Hct也相应降低。应根据RBC、Hb、Hct等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在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铅中毒早期,及时诊断儿童铅中毒,重视儿童铅中毒的潜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435 / 443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广州市荔湾区555例学龄儿童血液锌原卟啉测定结果分析 [J].
江笑娥 ;
伍曼仪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3, (01) :42-45
[2]   铅的心血管毒理及与高血压的关系 [J].
戴继舫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2, (03) :125-126
[3]   江苏省城市2~6岁儿童血铅水平抽样调查 [J].
秦锐 ;
何书香 ;
陈荣华 ;
陈晓晖 ;
代建国 ;
陆志刚 ;
王建平 ;
巴凌昊 .
中华儿科杂志, 1998, (03) :50-51
[4]   上海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J].
颜崇淮 ;
沈晓明 ;
章依文 ;
何稼敏 ;
周建德 ;
敖黎明 ;
吴胜虎 .
中华儿科杂志, 1998, (03) :14-17
[5]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康格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6]  
今日临床检验学.[M].丛玉隆;王淑娟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7]  
现代劳动卫生学.[M].王穋兰;刚葆琪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