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09年一起因甲鱼被污染导致的霍乱暴发

被引:13
作者
唐雪峰 [1 ,2 ]
刘伦光 [2 ]
马会来 [1 ]
朱保平 [1 ]
郝彩霞 [2 ]
吴晓燕 [3 ]
费宁 [4 ]
祝小平 [2 ]
张丽杰 [1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纳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霍乱; 甲鱼; 暴发; 队列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查明某镇卫生院报告发现1例疑似霍乱病例疫情规模、调查传染来源、控制疫情蔓延。方法 制定统一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对就餐人员食用菜品情况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共24人感染,其中10人发病,均参加了2009年7月14日一次午餐聚会,未参加者未发病。对参加14日午餐的265名就餐者开展回顾性队列调查,结果显示食用蒸甲鱼和花生米为危险因素,RR=3.6(95%CI:1.1~12)和RR=3.1(95%CI:1.2~8.0)。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甲鱼宰杀与花生米共用盛装器具,甲鱼蒸煮时间45 min,花生米室温下存放超过16 h,甲鱼未熟及交叉污染花生米的可能性极大。结论该起疫情为聚餐中食品受O139霍乱弧菌污染所致,传染源为体内带菌的甲鱼,传播途径为甲鱼蒸煮未熟透,且制作过程中污染了花生米,经食用后引起发病。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霍乱流行态势及我国霍乱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J].
罗朝晨 ;
谢一俊 ;
张静 .
传染病信息, 2008, (03) :153-154+192
[2]   一起O139霍乱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王成科 ;
阳小玲 ;
陶文弟 ;
杨晓玲 .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08, (01) :15-17
[3]   市售甲鱼带菌引发霍乱疫情病原学研究 [J].
江智辉 ;
周良君 ;
王学军 ;
陈果 .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22) :4352-4353+4355
[4]   双流县霍乱防控经济学评价 [J].
郭应堂 ;
翁贵武 ;
刘霞 .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14) :2736-2737+2740
[5]  
12个省市自治区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情况调查[J]. 张静,常昭瑞,钟豪杰,王多春,徐进,阚飙,冉陆,王子军.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7(03)
[6]   衡阳市2006年水产品霍乱弧菌调查报告 [J].
颜淑妩 ;
魏婷 ;
李哲婷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03) :519+527-519
[7]   四川省2005年霍乱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J].
刘红露 ;
刁保卫 ;
徐跃方 ;
冯泽惠 ;
李燕春 ;
罗隆泽 ;
祝小平 ;
阚飙 .
现代预防医学, 2006, (11) :2094-2097
[8]   衡阳市城区市售甲鱼中检测霍乱弧菌的采样调查 [J].
吴剑阁 ;
曾亚雄 ;
罗小成 .
实用预防医学, 2005, (05) :1102-1103
[9]   成都市新都区从甲鱼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 [J].
甘华蓉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10) :47-47
[10]   从活甲鱼体表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 [J].
丁建武 ;
张洪琼 ;
赵娜 ;
李丹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3, (04) :484-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