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发现硫化镍矿

被引:22
作者
曲晓明 [1 ]
赵元艺 [1 ]
王瑞江 [1 ]
李佑国 [2 ]
辛洪波 [1 ]
代晶晶 [1 ]
江军华 [1 ]
陈华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地质学; 超基性岩型硫化镍矿; 碳酸岩型硫化镍矿;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青藏高原;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9.06.002
中图分类号
P618.63 [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室内显微镜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班公湖地区产有超基性岩型硫化镍矿和碳酸岩型硫化镍矿,中段班戈县产有超基性岩型Ni、Cr、Co多金属矿。这两个地区的含矿岩体均为超基性岩,大小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沿NWW方向展布,反映了蛇绿岩带对矿化的控制。岩体中普遍具有强烈的蛇纹石化,金属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硫镍矿和硫铁矿,呈微细粒浸染状分布,在野外露头和手标本上肉眼看不出矿化。由于该缝合带规模巨大,以基性-超基性岩为标志的蛇绿混杂岩数量多,分布广,因此,在该成矿带寻找超基性岩型硫化镍矿的找矿潜力很大。而碳酸岩型硫化镍矿化作为一种新的矿化类型,对其岩体成因和矿化机理的研究将具有探索造山带演化和指导地质找矿的双重意义。另外,无论是超基性岩型硫化镍矿还是碳酸岩型硫化镍矿,在西藏地区很少报道,这种矿化类型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一个新的找矿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29 / 7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