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条件下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及其相关性状的研究

被引:49
作者
孟凡德 [1 ]
马林 [1 ]
石书兵 [1 ]
郭飞 [1 ]
刘兴强 [2 ]
朱军 [1 ]
毛吉贤 [1 ]
刘正兴 [1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山东滕州市农业局
关键词
春小麦; 耕作方式;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给干旱区春小麦耕作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传统耕作(CT)、秸秆还田(CS)、免耕不覆盖(NT)和免耕覆盖(NTS)四种耕作模式对干旱区春小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模式下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育时期均呈"S"型曲线增长,均在开化后30 d达最大值,且在CS、NT和NTS处理下总干重最大值分别比传统耕作(CT)高15.40%、24.58%和35.1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在整个籽粒形成期内总干物质增加速度表现为NTS>NT>CS>CT;与传统耕作(CT)相比,CS、NT和NTS的籽粒干物质积累速度分别提高了14.68%、31.57%和45.92%。处理NTS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进一步分析表明,NTS产量提高的原因是由于光合产物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发生变化,收获指数增加,使籽粒所占的百分率得以提高。另外,免耕覆盖能增大春小麦籽粒灌浆速度,延长灌浆时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合成和花后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6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免耕覆盖对春小麦灌浆期干物质积累特性及最终产量的影响 [J].
陈乐梅 ;
马林 ;
刘建喜 ;
石书兵 ;
郭飞 ;
库再拉 ;
蔺胜权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6) :21-24
[2]   冬小麦同化物、氮素转移量和转移效率对氮肥的反应 [J].
李东方 ;
李世清 ;
李紫燕 ;
王全九 ;
李生秀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5) :106-112
[3]   奇台县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分析 [J].
石书兵 ;
马林 ;
刘建喜 ;
陈乐梅 ;
殷岗 ;
白生明 .
新疆农业科技, 2005, (05) :37-38
[4]   不同覆盖和播种方式对渭北旱地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J].
刘金海 ;
党占平 ;
曹卫贤 ;
于爱萍 .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04) :91-94
[5]   小麦干物质、果聚糖和氮的积累分配及其与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J].
赵万春 ;
高翔 ;
董剑 ;
Bonnett D G ;
O'Brien L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43-47
[6]   冬小麦期覆盖秸秆对夏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J].
于舜章 ;
陈雨海 ;
周勋波 ;
李全起 ;
罗毅 ;
于强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6) :175-178
[7]   小麦水分胁迫影响因子的定量研究 Ⅰ.干旱和渍水胁迫对光合、蒸腾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J].
胡继超 ;
曹卫星 ;
姜东 ;
罗卫红 .
作物学报, 2004, (04) :315-320
[8]   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特征 [J].
荆奇 ;
戴廷波 ;
姜东 ;
曹卫星 ;
孙传范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1) :1-5
[9]   施氮时期对专用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运转及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沈建辉 ;
戴廷波 ;
荆奇 ;
姜东 ;
曹卫星 ;
郭文善 ;
王龙俊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1) :55-58
[10]   川中丘陵区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条件下土壤水分及增产效果研究 [J].
赵燮京 ;
吴萧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1) :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