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背景下的乳业产业链与组织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19
作者
杨伟民 [1 ]
胡定寰 [2 ]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乳业; 产业链; 交易成本; 组织模式;
D O I
10.13484/j.cnki.ndxbzsb.2010.06.006
中图分类号
F326.3 [畜牧业、饲养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乳业是对"一体化"程度要求高,对原料质量要求高的食品行业,但却频出"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问题。居于产业链前端的奶农奶站是分散、小规模且缺乏组织化的,产业链各环节之间主要依靠市场交易方式链接,这成为一些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只有提升产业链前端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奶农合作社,才能使奶农形成与加工企业博弈的力量,促使产业链各主体形成稳定有序的交易状态,进而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中国乳业食品安全危机的根源及对策 [J].
杨伟民 ;
胡定寰 .
中国畜牧杂志, 2008, (22) :40-44
[4]   中国原奶生产与乳品加工之间纵向组织关系研究 [J].
何玉成 ;
李崇光 .
农村经济, 2003, (06) :6-8
[5]  
中国奶业结构—行为—绩效研究[D]. 赵剑峰.中国农业大学 2004
[6]  
中国原乳业发展战略研究[D]. 吕玉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7]  
The Modern Corporation: Origins, Evolution, Attributes[J] . Oliver E. Williamson.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198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