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粳稻配合力测定及通径分析

被引:6
作者
袁勤
王守海
罗彦长
程融
机构
[1]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2] 安徽农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两系法; 配合力; 通径分析;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1990.03.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5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配制24个组合(缺失一个组合),单行种植,重复3,,按NCⅡ设计,估算配合力和有关方差,并按逐步剔除法作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贡献大的性状依次为每穗实粒数、单株有效穗、千粒重和结实率.就一般配合力而言,7001S、6085S、轮回422的单株谷重,每穗实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所配组合的产量及实粒数也高.M105S、皖恢9号的有效穗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方差均高,所配组合易获多穗.5088S、M105S、4859所配组合的千粒重高.就特殊配合力来说,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最高的组合为5047×皖恢9号,其次是M105S×培C115,结实率的特殊配合效应最高的为6085S×轮回422和7001S×皖恢9号.从组合产量优势看,有22个组合超过鄂宜105,5个组合超过当优C堡,其中2个是7001S配组,3个是轮回422配组的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Ⅱ.食味及营养品质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J].
李成荃 ;
袁勤 ;
程岩 ;
白一松 ;
程融 .
杂交水稻, 1988, (06) :32-34
[2]   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Ⅰ.碾米品质与籽粒外观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J].
李成荃 ;
孙明 ;
许克农 ;
程融 .
杂交水稻, 1988, (04) :32-35
[3]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