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GDP和生态足迹的江西省生态效率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37
作者
黄和平 [1 ]
胡晴 [2 ]
乔学忠 [1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生态经济研究院
[2]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效率; 绿色GDP; 生态足迹; 江西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83001 ;
摘要
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测度,其测度方法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鉴于绿色GDP能反映出剔除资源损耗和生态环境影响的国民经济净收益,生态足迹则更能全面地衡量经济发展中消耗的各种物质、能源以及带来的环境影响,基于WBCSD提出的生态效率定义及核算方法,创新性地从绿色GDP和生态足迹的视角改进生态效率度量模型,并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对其2000—2015年间的生态效率变化轨迹及成因进行衡量与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江西省单位面积生态足迹的绿色GDP即生态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5年来提升了4.57倍,与此同时,绿色GDP、生态足迹也呈上升趋势,但绿色GDP的增速明显高于生态足迹的增速;(2)江西省绿色GDP占总的GDP的比例处于不规则波动状态,平均为84.61%,其中自然资源损耗价值、环境退化损失价值和资源环境改善效益也呈不规则波动,三者皆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自然资源损耗对绿色GDP的影响较为显著;(3)江西省生态足迹不断增加,总生态足迹15年来增加了83.6%,年平均增长率为4.26%,从生态足迹构成来看,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足迹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牧草地足迹增长最为显著;(4)江西省生态足迹的主要类型是牧草地足迹、耕地足迹和化石能源用地足迹,其中牧草地足迹比重最大,并且保持波动上升趋势,其次是耕地和化石能源用地足迹,但两者比重均呈小幅下降趋势。从生态效率度量模型的创新性、适应性和生态效率的提高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5473 / 548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区域生态效率分析 [J].
郑慧 ;
贾珊 ;
赵昕 .
资源科学, 2017, 39 (07) :1314-1325
[2]   区域生态效率动态评价模型的改进与实证——基于G1-TOPSIS法的研究 [J].
彭迪云 ;
李莎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3) :92-99
[3]   财政分权、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J].
罗能生 ;
王玉泽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4) :110-118
[4]   京津冀城市群县域尺度生态效率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 [J].
任宇飞 ;
方创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1) :87-98
[5]   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系统生态效率分析 [J].
赵薇 ;
孙一桢 ;
张文宇 ;
梁赛 .
生态学报, 2016, 36 (22) :7208-7216
[6]   环境压力视角下区域生态效率测度及收敛性——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J].
汪克亮 ;
孟祥瑞 ;
程云鹤 .
系统工程, 2016, 34 (04) :109-116
[7]   21世纪以来陕西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变化 [J].
杨屹 ;
加涛 .
生态学报, 2015, 35 (24) :7987-7997
[8]   基于生态效率的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J].
黄和平 .
生态学报, 2015, 35 (09) :2894-2901
[9]   基于生态足迹的苏州市可持续发展动态研究 [J].
张佳琦 ;
段玉山 ;
伍燕南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02) :177-184
[10]   新时期江西工业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研究 [J].
杨江 ;
黄新建 ;
万科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05)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