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情境与社会容忍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刑讯逼供

被引:41
作者
吴丹红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讯逼供; 侦查人员; 干警; 讯问人员; 犯罪嫌疑人; 公安机关; 司法机关; 法社会学; 情境; 视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052 [法律社会学];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2005年对于中国公安机关的侦查部门来说,是颇为尴尬的一年。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因为刑讯逼供的丑闻身陷舆论的"唾沫"中。1月23日,河北唐山七民警刑讯逼供案开庭审理,作为主犯的某公安分局局长、副局长均被判刑讯逼供罪;3月初,河南胥敬祥冤案和河北聂树斌冤案,几乎同时爆出当年可能存在刑讯逼供的隐情,舆论大哗;4月初,被错误关押十一年的佘祥林无罪获释,佘向媒体披露了曾遭受刑讯逼供的详细经历,群情激愤。佘案余波未平,7月,云南王树红案再次震惊社会,被折磨得弱不禁风的王树红让人触目惊心;8月,河南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69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程序性制裁理论.[M].陈瑞华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 [2] 未决羁押制度的实证研究.[M].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编;陈瑞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3] 侦查讯问程序正当性研究.[M].徐美君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 [4] 当代社会问题.[M].(美)文森特·帕里罗(VincentN.Parrillo)等著;周兵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 [5] 反酷刑.[M].陈云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 [6] 刑法学.[M].高铭暄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