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水土流失特点

被引:78
作者
张晓平 [1 ]
梁爱珍 [1 ]
申艳 [1 ]
李文凤 [1 ]
张学林 [1 ]
王玉玺 [2 ]
解运杰 [2 ]
刘凤飞 [2 ]
杨学明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黑龙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黑土; 土壤侵蚀; 保护性耕作;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6.06.008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黑土水土流失和肥力退化一直是东北农业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以黑土为对象,分析了水土流失的方式和特点。黑土流失面积虽大,但侵蚀的土壤物质大部分没有进入河道,而是在黑土景观的低洼部位堆积下来,形成侵蚀和堆积共存的土壤物质再分布景观特征。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如等高耕作和保护性耕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黑土侵蚀,保持和恢复黑土肥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87 / 6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黄土陡坡裸露坡耕地浅沟发育过程研究
    郑粉莉
    武敏
    张玉斌
    丁晋利
    [J]. 地理科学, 2006, (04) : 4438 - 4442
  • [2] 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浅沟和切沟发生的地貌临界模型探讨
    胡刚
    伍永秋
    刘宝元
    张永光
    魏欣
    [J]. 地理科学, 2006, (04) : 4449 - 4454
  • [3] 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风蚀环境分析
    杨新
    郭江峰
    刘洪鹄
    刘宝元
    [J]. 地理科学, 2006, (04) : 4443 - 4448
  • [4] 近50年来松嫩平原西部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刘殿伟
    宋开山
    王丹丹
    张树清
    [J]. 地理科学, 2006, (03) : 277 - 283
  • [5] 土壤盐渍化遥感应用研究进展
    翁永玲
    宫鹏
    [J]. 地理科学, 2006, (03) : 369 - 375
  • [6] 坡耕地黑土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及其格局
    方华军
    杨学明
    张晓平
    梁爱珍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3) : 20 - 24+28
  • [7] 土壤可蚀性模拟研究中的坡长选定问题
    孔亚平
    张科利
    杨红丽
    [J]. 地理科学, 2005, (03) : 3374 - 3378
  • [8] Cs示踪技术研究坡耕地黑土侵蚀和沉积特征
    方华军
    杨学明
    张晓平
    梁爱珍
    [J]. 生态学报, 2005, (06) : 1376 - 1382
  • [9] 近50年来东北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异研究
    唐蕴
    王浩
    严登华
    王水生
    [J]. 地理科学, 2005, (02) : 172 - 176
  • [10] 利用燃煤飞灰作为时间标记物评价坡耕地黑土侵蚀物质和有机碳的再分配
    方华军
    杨学明
    张晓平
    梁爱珍
    [J]. 土壤学报, 2005, (01) : 16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