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西段石榴石角闪岩和麻粒岩的变质作用、PT轨迹及构造意义

被引:34
作者
郭敬辉
翟明国
李永刚
李江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2]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PT轨迹; 石榴石环带; 高压角闪岩; 高压麻粒岩; 华北克拉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恒山西段广泛发育石榴石角闪岩和麻粒岩包体,石榴石斑晶的生长环带都完好地保留,甚至晚期的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也未使其破坏,显示了快速的构造过程和有限的热松弛。石榴石核心保存了早期高压角闪岩相的矿物组合和矿物化学特征,变质作用条件为600—650℃和大约11 GPa。随后,石榴石麻粒岩的变质温度和压力继续上升,达到高压麻粒岩相,大约为810℃和125 GPa。两类岩石变质作用的晚期都经历了特殊的减压升温过程,显示典型的顺时针PT 轨迹。因此可以推断,恒山西段在太古宙末或早元古代很可能经历了某种形式的大陆俯冲或碰撞过程,并且随后发育逆冲和一系列壳内变形剪切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11 / 325+397 +397-39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不整合事件的确定及其大陆克拉通构造演化意义 [J].
钱祥麟 ;
李江海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1) :1-8
[2]   华北太古宙高压基性麻粒岩的两类PT轨迹及其构造意义:矿物化学和变质作用研究 [J].
郭敬辉 ;
翟明国 ;
李永刚 ;
阎月华 .
岩石学报, 1998, (04) :25-30+33-43
[3]   华北中北部晚太古代高压麻粒岩的地质产状及其出露的区域构造背景 [J].
李江海 ;
翟明国 ;
钱祥麟 ;
郭敬辉 ;
王关玉 ;
阎月华 ;
李永刚 .
岩石学报, 1998, (02) :49-62
[4]   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桑干构造带的岩石组合特征和构造性质 [J].
郭敬辉 ;
翟明国 ;
李江海 ;
李永刚 .
岩石学报, 1996, (02) :27-41
[5]   恒山杂岩的年代学和钕同位素演化 [J].
田永清 ;
梁英芳 ;
范嗣昆 ;
朱炳泉 ;
陈毓蔚 .
地球化学, 1992, (03) :255-264
[6]   华北地台太古代麻粒岩相带的堇青石-夕线石组合:低压麻粒岩相的标志 [J].
阎月华 ;
翟明国 ;
郭敬辉 .
岩石学报, 1991, (04) :46-56+102
[7]   恒山灰色片麻岩和高压麻粒岩包体及其地质意义 [J].
王仁民 ;
陈珍珍 ;
陈飞 .
岩石学报, 1991, (04) :36-45+101
[8]   Thompson定律在地质学及硅酸盐工学中的重大意义 [J].
叶大年 .
硅酸盐学报, 1983, (02) :159-164
[9]  
冀东和内蒙古东南部早前寒武纪变质作用演化[M]. 吉林大学出版社 , 贺高品等著, 1991
[10]   NONIDEAL INTERACTIONS IN CALCIC AMPHIBOLES AND THEIR BEARING ON AMPHIBOLE-PLAGIOCLASE THERMOMETRY [J].
HOLLAND, T ;
BLUNDY, J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94, 116 (04) :43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