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语境下的传播思想史——解读彼得斯的《交流的无奈》

被引:22
作者
殷晓蓉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交流; 撒播; 共享; 协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本文探讨20世纪末问世的一本著名"奇书"如何通过"交流"的语境,阐述传播思想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当代社会,"交流"成了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语词,并且正日益凝固成不证自明的观念。《交流的无奈》的作者彼得斯则立意要写一本讨论交流失败的书,并通过此书论述如下重要观点:"交流"本身是传播研究的一个难解之迷,是一个需要深究和置疑的前提;"交流"一词的历史丰富性印证了传播思想的交战与发展;分析"交流"失败的本原意义,根本目的之一在于澄清传播学的某些基本问题,实现积极的转换,而未必会导致悲观主义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手拉手还是心连心:什么是交流? [J].
黄旦 .
读书, 2004, (12) :73-80
[2]  
荣格崇拜[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理查德·诺尔(RichardNoll)著, 2006
[3]  
传播学史[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E.M.罗杰斯(EverettM.Rogers)著, 2005
[4]  
交流的无奈[M]. 华夏出版社 , (美)彼得斯(JohnDurhamPeters)著, 2003
[5]  
消费社会[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法)让·波德里亚原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