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谐教育新模式: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

被引:2
作者
杨翠蓉
韦洪涛
张兄武
机构
[1] 苏州科技学院
关键词
建构性认知冲突; 操作过程; 实现条件;
D O I
10.13839/j.cnki.hae.2013.10.021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冲突是大学生人际矛盾产生、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的和谐教育有必要运用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模式。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指学习者虽存在理论、观点等分歧,但仍致力于通过合作寻求共识的冲突解决模式。它既有利于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与自我调节监控等认知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他们冲突解决等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保持。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模式由乔纳森兄弟提出并经过实验与推广,它由对立观点的陈述、挑战、分析综合等可操作性步骤构成。为确保该效果,教师等负责人应创设合作的学习氛围,构建异质学习小组,教授人际交往技能与理性讨论技能等。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大学生社会素质发展的内容与路径 [J].
郭平 ;
杨越 ;
熊艳 .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11) :101-104
[2]   试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 [J].
杨帆 ;
汪海波 ;
赵玮 .
中国青年研究, 2009, (09) :109-110+18
[3]   The Impact of Constructive Controversy on Moral Development [J].
Tichy, Michelle ;
Johnson, David W. ;
Johnson, Roger T. ;
Roseth, Cary J. .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10, 40 (04) :765-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