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学生校园躯体暴力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4
作者
乔毅娟 [1 ]
星一 [1 ]
段佳丽 [2 ]
白承续 [3 ]
潘勇平 [4 ]
崔永强 [5 ]
孔俊花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2]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崇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东城区中小学保健所
[5] 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校园躯体暴力; 中学生;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5.5 [学生];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不同性别中学生校园躯体暴力行为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初一到高三学生5718名,匿名填写问卷,有效问卷5660份。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北京市中学生校园躯体暴力的报告率为14.3%,男生高于女生(男生25.2%、女生5.1%)。无论男女生,学校亲密度差是校园躯体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男生OR=1.060、女生OR=1.065);父亲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1.653)、重组/单亲家庭(OR=1.834)、低年级(初一OR=5.291、高二OR=1.526)、学习成绩较差(OR=1.470)是男生躯体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家庭经济状况较好(OR=0.546)、同伴关系较好(OR=0.618)、与父亲沟通容易(OR=0.756)是男生躯体暴力发生的保护因素。与母亲沟通容易(OR=0.358)是女生躯体暴力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校园躯体暴力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与性别有关,应充分考虑性别差异,从个人、家庭、学校等多方面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校园躯体暴力行为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510 / 51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