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教师实践智慧:走向智慧的实践

被引:36
作者
叶波 [1 ]
吴定初 [2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实践智慧; 德性; 类生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实践智慧是通达教育本质的必要前提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智能时代将技术纳入教师实践智慧的框架,实现教师实践智慧的重构是教育和教师捍卫自身的内在要求。智能时代的技术介入,使教育实践在嫁接态的实践目的、意向交互性的实践主体和技术介入性的实践关系中走向了"人—机"交互。面向"人—机—人"的关系结构及其引发的教育实践形态之变,实践智慧需要走出教师个体德性的界域,成为智慧的实践,内在包含将技术纳入教师人性结构"成己",在教育嵌入技术"成物"和教育超越技术"成人"的三重意蕴。实践智慧要求教师以教育实践逻辑彰显技术生命力,以公共理性推进教育价值的技术体认和以交往实践实现技术语境下"类生命"的教育建构,从而在"个体—社会—类"的不同层面推进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4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Expanding Mediation Theory [J].
Verbeek, Peter-Paul .
FOUNDATIONS OF SCIENCE, 2012, 17 (04) :391-395
[2]   Computer systems: Moral entities but not moral agents [J].
Deborah G. Johnson .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6, 8 (4) :195-204
[3]  
技术与生活世界.[M].(美) 伊德 (Ihde;D.)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技术批判理论.[M].(美)安德鲁·芬伯格(AndrewFeenbeyg)著;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德)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著;李其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6]  
教学机智.[M].(加)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anen)著;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  
当代主体教育论.[M].冯建军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8]  
技术与时间.[M].(法)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Stiegler)著;裴程译;.译林出版社.2000,
[9]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10]  
利维坦.[M].[英]霍布斯(Hobbes) 著;黎思复;黎廷弼 译.商务印书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