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23
作者
刘静
苗鸿
欧阳志云
徐卫华
郑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社区管理; 效果评价; 社区参与; 社区共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目前全球各地开展了一系列评估保护区管理成效的研究工作。2005年,国家林业局对全国634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35份。本文针对其中的社区参与、社区共管和与社区的协调发展3个指标分析了国内的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效果,并对社区管理效果的得分情况、区域特征、级别特征和影响管理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管理水平普遍较低,3个指标中,与社区的协调发展得分最高,为1.85分,社区参与和社区共管分别为1.15分和1.03分;各个区域在社区管理效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华中地区的社区管理效果平均分最高,为4.26分,华南地区最低,为3.73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管理效果整体上比省级好,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监测与评价、人事管理、职工培训、管理计划和保护区巡护这5个指标与社区管理效果的相关程度较大。为了提高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效果,我们建议着重从有效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家和各省统筹拨付保护区经费以及完善职工管理制度几方面入手。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3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社区共管——一种全新的保护区管理模式 [J].
张金良 ;
李焕芳 ;
黄方国 .
生物多样性, 2000, (03) :347-350
[2]  
Stakeholder attitudes towards wildlife policy and the Benoue Wildlife Conser-vation Area,North Cameroon. Weladji RB,Moe SR,Vedeld P.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 2003
[3]  
Latin American benthic shellfisheries: emphasis on co-management and experimental practices[J] . Juan Carlos Castilla,Omar Defeo. &nbsp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 2001 (1)
[4]  
Involving Indigenous Peoples in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from Nepal, Thailand, and China[J] . SANJAY K. NEPAL. &nbsp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02 (6)
[5]   湖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 [J].
谢志红 ;
徐永新 .
湖南林业科技, 2003, (02) :7-10
[6]   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研究进展 [J].
黄文娟 ;
杨道德 ;
张国珍 .
湖南林业科技, 2004, (01) :46-48
[7]   我国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特征、成因及对策 [J].
高平 ;
温亚利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4, (04) :255-257
[8]   云南省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案例调查分析 [J].
赖庆奎 ;
李建钦 ;
孟祥勇 .
林业与社会, 2004, (03) :18-23
[9]   保护区与社区关系协调:方法和实践经验 [J].
徐建英 ;
陈利顶 ;
吕一河 ;
傅伯杰 .
生态学杂志, 2005, (01) :102-107
[10]   吉林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研究 [J].
王琪 ;
吴磊 ;
伦小文 ;
王桂君 .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05, (01)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