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白粉菌分子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1
作者
文静
赵冰
机构
[1] 赤峰学院生命科学系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白粉菌科; 分子遗传;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14.070
中图分类号
S432.4 [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RFLP、RAPD、SSR、ISSR、AFLP和对ITS的分析)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这些方法在白粉菌遗传多样性、系统分类和构建遗传图谱等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上述方法在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365 / 63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利用AFLP分子标记和无毒基因构建小麦白粉菌遗传连锁图谱.[D].徐志.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10
[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和Pm5e的SSR分子标记研究.[D].朱玉丽.山东农业大学.2007, 01
[3]  
小麦品种SARKA和豫麦34抗白粉病基因的SSR分子标记.[D].吴伟刚.河北农业大学.2006, 09
[4]  
利用AFLP标记与无毒基因构建小麦白粉菌的遗传图谱.[D].梅丽宏.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10
[5]  
两个抗小麦白粉病新基因的遗传分析与染色体定位.[D].马强.四川农业大学.2006, 12
[6]  
普通小麦Brock中一个抗白粉病新基因AFLP分子标记研究.[D].朱婕.天津师范大学.2006, 02
[7]  
小麦白粉菌无毒基因遗传分析及其遗传图谱的初步构建.[D].李志英.中国农业大学.2004, 03
[8]  
小麦白粉菌群体多样性RAPD分析及无毒性遗传分析.[D].罗琼.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 02
[9]  
小麦抗病及其相关基因候选克隆的定位与SSR标记的定位及应用.[D].陈迅奋.南京农业大学.2002, 01
[10]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D].杜长青.山东农业大学.200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