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稻鸭、稻鱼共作对稻田P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李成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中心

曹凑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中心

汪金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中心

展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中心

蔡明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中心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稻鸭、稻鱼生态系统;
速效P;
溶解P;
吸P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稻鸭和稻鱼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稻田P的动态变化及转化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P后土壤和田面水P含量立即达到最大值,一周后迅速降低。相对于空白(CK),养鸭处理(RD)和养鱼处理(RF)田面水总P浓度、溶解P浓度、土壤速效P含量和水稻吸P量显著增加,而土壤全P含量有所增加。研究还表明,水稻吸P量与田面水溶解P、土壤速效P显著相关。对田面水P素径流流失的潜在环境效应分析表明,施P后的一周左右是控制P素流失的关键时期;由于养鸭养鱼能提高稻田P含量,在稻鸭、稻鱼共作期间,要注意避免农田排水和防止因降雨引起的田面水外溢。同时,由于鸭子和鱼能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降低化肥的施用量,进而降低了化肥损失所造成的环境危害。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施磷水田田表排水磷素流失特征及其机制研究
[J].
陈俊
;
姚菊强
;
俞永远
;
王兆德
;
张志剑
.
广东农业科学,
2007, (08)
:36-39

陈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市余杭区农业与科研培训中心 杭州市余杭区农业与科研培训中心

姚菊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气象信息中心 杭州市余杭区农业与科研培训中心

俞永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市余杭区农业与科研培训中心 杭州市余杭区农业与科研培训中心

王兆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杭州市余杭区农业与科研培训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CH4排放规律研究
[J].
刘小燕
;
黄璜
;
杨治平
;
余建波
;
戴振炎
;
王德军
;
谭泗桥
.
生态环境,
2006, (02)
:265-269

刘小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余建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戴振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泗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3]
稻鸭共育复合系统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J].
禹盛苗
;
欧阳由男
;
张秋英
;
彭钢
;
许德海
;
金千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7)
:1252-1256

禹盛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欧阳由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秋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彭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许德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千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稻田土壤质量研究
[J].
杨志辉
;
黄璜
;
王华
.
土壤通报,
2004, (02)
:117-121

杨志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黄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王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5]
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研究
[J].
王华
;
黄璜
;
杨志辉
;
廖晓兰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4)
:23-26+44

王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黄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杨志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廖晓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6]
稻鸭共作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初探
[J].
马国强
;
庄雅津
;
周铭成
.
农业装备技术,
2002, (02)
:20-21

马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庄雅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周铭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7]
湿地稻田养鱼、鸭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J].
王华
;
黄璜
.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01)
:71-75

王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水稻田土-水系统中磷素行为及其环境影响研究
[J].
张志剑
;
朱荫湄
;
王珂
;
王光火
;
董亮
;
郑洪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229-232

张志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省余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

朱荫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省余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

王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省余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

王光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省余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

董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省余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

郑洪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浙江省余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
[9]
稻田种养模式生态效益研究
[J].
王缨
;
雷慰慈
.
生态学报,
2000, (02)
:311-316

王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农学院!荆州

雷慰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农学院!荆州
[10]
水稻田表水磷素的动态特征及其潜在环境效应的研究
[J].
张志剑
;
王珂
;
朱荫湄
;
王光火
;
施丹潮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1)
:58-60

张志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王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朱荫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王光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施丹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