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技术社会学话语及其意义

被引:6
作者
李三虎
机构
[1]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关键词
马克思; 工具化; 情境化; 技术社会学;
D O I
10.16573/j.cnki.1672-934x.2019.01.002
中图分类号
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围绕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构建马克思的技术社会学话语,不同的理论预设会产生不同的话语指向。马克思并不是技术工具论者,也不是技术决定论者,甚至不完全是技术社会建构论者。唯物史观,本身包含了工具化和情境化的辩证分析方法。按这一方法,问题不在于技术是否产生决定性影响,而在于要解释它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和发生怎样的影响。具体从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社会情境,依照资本价值增殖的逻辑,既能对技术的变革作用做出社会建构论解释,又能以异化的概念对技术进行社会批判,然后参照原始共同体模式,向人们承诺,以自然-人性-社会合一为归旨的无阶级的共产主义,代表着人类通过生产方式变革创造美好生活的技术发展价值方向。这种技术社会学话语,带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建设性,对我们在新技术发展规划、技术社会评估和技术社会问题应对等方面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大有裨益。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易显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
[3]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
[5]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马克思著;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译;.人民出版社.1978,
[6]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7]  
资本论Azi ben lun.[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10]   技术社会学的研究路径与中国建构 [J].
李三虎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5, 37 (01) :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