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吃团”的认知解读

被引:91
作者
徐盛桓
机构
[1]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成都小吃团”; 显性表述/隐性表述; 常规关系/常规推理; 相邻/相似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36 [现代词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认知的视野,从对“成都小吃团”等一类用语的分析说起,研究话语的含意。含意性是话语的基本特征。这意味着话语的字面表达通常是不完备的,有含意寓于其中。话语的字面表达称为显性表述,字面表达所蕴含的内容称为隐性表述。受话人要运用常规关系进行常规推理,用隐性表述补足/阐释显性表述,使之成为相对完备的表达,达至对话语的恰当的理解。常规关系可以抽象为相邻/相似关系。语言运用总是设定话语中所涉及的对象和事件之间所形成的关系是常规关系,这一潜规则把相对完备的表达同不完备表达、清楚明白的表达和迂回含蓄的表达的两极维系起来,加以融合:当其他情况相同,需要利用常规关系来补足或阐发的越多,话语就越迂回含蓄,反之就越明白直接,直至一定的阈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句法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野 [J].
徐盛桓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04) :1-7
[2]   常规关系与语句解读研究——语用推理形式化的初步探索 [J].
徐盛桓 .
现代外语, 2003, (02) :111-119
[3]   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附视频 [J].
戴浩一 .
当代语言学, 2002, (01) :1-12+77
[4]   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 [J].
徐盛桓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2, (01) :6-16
[5]   含意本体论研究 [J].
徐盛桓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03) :21-2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