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棱岩及其与其它区域变质岩的区别

被引:6
作者
徐树桐
机构
[1] 安徽省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糜棱岩带; 角砾; 柔性变形; 脆性变形; 糜棱岩化; 断层岩; 脆性破裂; 区域变质岩; 碱性长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糜棱岩形成于深部,以柔性变形为主或多或少保留脆性变形残迹,这是由于物性的不同,也是由于变形的塑性阶段的应变硬化造成的,一些高应变率的产物也可以生成于蠕变造成的糜棱岩中,因为积累于强烈变形带中的能量都有缓慢释放和突然释放过程的交替。在所提出的糜棱岩定义中,作者将变形行为作为糜棱岩的主要标志。按照这个定义,可以从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中分出一些新的糜棱岩类型。文中提出了一个便于野外应用的包括糜棱岩在内的断层岩分类表。在此分类中,形成于深部和浅部的断层岩有完全对应的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天然变形岩石中黑云母的击象 [J].
徐树桐 ;
季寿元 .
地质学报, 1985, (04) :279-285+364
[2]   大别山东段(安徽)大别杂岩中的断层构造岩和推复构造 [J].
徐树桐 ;
董树文 ;
周海渊 ;
陈冠宝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4, (05) :29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