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牛营子地区晚三叠世逆冲构造

被引:20
作者
徐刚
赵越
胡健民
曾庆利
刘晓文
吴海
宋彪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五六二综合地质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晚三叠世; 逆冲构造; 燕山陆内造山带; 辽西牛营子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燕山陆内造山带侏罗纪的构造及其研究已广为报道,但确凿的三叠纪构造分析明显不足。对辽西凌源牛营子地区详细的构造地质调查揭示该区晚三叠世晚期存在的逆冲构造。盆地东部中侏罗世郭家店组之下覆盖着一套晚三叠世道冲叠瓦构造,其运动指向:黄土坡以西逆冲叠瓦构造由西向东推覆;黄土坡以北弧形断裂由北向南道冲,为派生的运动。逆冲断裂带控制的槽地之中发育同逆冲期邓杖子组灰岩—白云岩质角砾砾岩。我们的资料表明,邓杖子组时代应属晚三叠世晚期,与晚三叠世老虎沟组基本是连续过渡的。原定牛营子盆地早—中侏罗世地层是倒置的,正常的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序列自下而上应为老虎沟组、邓杖子组、水泉沟组、郭家店组。晚三叠世晚期逆冲构造事实的确定说明,燕山陆内造山带至少从晚三叠世起就经历了强烈的变形,其早期变形历史对于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和陆内变形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4+145 +1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辽宁省岩石地层.[M].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编著;杨欣德;李星云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 [2] 中国东部内蒙古-燕山造山带晚古生代晚期-中生代的造山作用过程.[M].王瑜著;.地质出版社.1996,
  • [3] 辽宁西部中生代地层古生物.[M].王五力等著;.地质出版社.1989,
  • [4] 试论中国滨太平洋带的印支运动
    崔盛芹
    李锦蓉
    [J]. 地质学报, 1983, (01) : 51 - 62
  • [5] 中朝陆台的印支运动
    潘广
    [J]. 科学通报, 1963, (03) : 61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