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有效辩护

被引:37
作者
熊秋红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认罪认罚; 有效辩护; 法律援助; 值班律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广泛适用,使得刑事案件明显区分为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案件和不认罪认罚案件,有效辩护的理念在这两类案件中均应得到贯彻。在不认罪认罚案件中,更为强调被告方辩护权的充分保障和充分行使,即辩护的"充分性";律师的辩护应当以定罪量刑问题为主线展开,同时也需进行程序性辩护并承担对权利进行救济的职责;辩护的重心在审判阶段,辩护方式较为激烈。而在认罪认罚案件中,由于诉讼流程明显加快,辩护空间缩小,更为关注律师参与的实质效果,即辩护的"实效性";必须通过律师在关键环节(如第一次讯问)、关键阶段(如审查起诉阶段)的参与,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真实性、明智性和合法性;辩护的重心前移至审前阶段,辩护方式较为温和。由此,传统的"一元辩护观"有待向"二元辩护观"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保障犯罪嫌疑人第一时间获得法律服务.[N].周斌;.法制日报.2017,
[2]   有效辩护问题的再思考 [J].
陈瑞华 .
当代法学, 2017, 31 (06) :3-13
[3]   “认假罪”:那些事实无罪的有罪答辩人 [J].
John HBlume ;
Rebecca KHelm ;
郭烁 ;
刘欢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 (05) :129-144
[4]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 [J].
闵春雷 .
当代法学, 2017, 31 (04) :27-37
[5]   事实认定模式与我国刑事防错机制的完善 [J].
尚华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3) :72-82
[6]   审判中心视角下的有效辩护问题 [J].
魏晓娜 .
当代法学, 2017, 31 (03) :101-110
[7]   认罪认罚从宽处理:中国式辩诉交易? [J].
张建伟 .
探索与争鸣, 2017, (01) :71-77
[8]   认罪认罚从宽的理论审视与制度完善 [J].
熊秋红 .
法学, 2016, (10) :97-110
[9]   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辩护突出问题研究 [J].
顾永忠 .
中国法学, 2016, (02) :65-85
[10]   刑事简易速裁程序之权利保障与体系化建构 [J].
熊秋红 .
人民检察, 2014, (17)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