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患者血清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4
作者
王学 [1 ]
许育 [1 ]
李闻捷 [1 ]
俞莹 [2 ]
王昆 [3 ]
张军 [1 ]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
[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检验系
[3] 第三军医大学检验系
关键词
Ⅲ型前胶原; 肝纤维化; 肝硬化; 慢性肝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 [肝及胆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进程的分级判定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与自动生化仪化学法测定70例正常对照(仅测定PCⅢ水平)、32例慢性中度乙肝、27例慢性重度乙肝、27例肝炎肝硬化、39例原发性肝癌血清中PCⅢ的含量和肝功能相关酶,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其他常规肝功能项目,如总胆红素(STB)、直接胆红素(SDB)、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分析不同组别的血清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及与其他检测项目的关系。结果:①血清PCⅢ水平依次为:慢性重度乙肝组(n=27,501.17±191.09)>肝炎肝硬化组(n=27,334.52±139.14)>正常对照组(n=32,298.02±151.02)>原发性肝癌组(n=39,281.42±143.48)>正常对照组(n=70,122.56±92.94);②慢性重度乙肝组血清PCⅢ水平与STB和SDB正相关(均P<0.05),与ALP显著正相关(P<0.01);③肝炎肝硬化组PCⅢ与STB、SDB、TBA及ALP显著正相关(均P<0.01);④慢性中度乙肝组血清PCⅢ水平与AST及ALP显著正相关(均P<0.01);⑤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PCⅢ与STB、SDB、TBA、AST及ALP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血清PCⅢ水平可反映肝纤维化的活跃状态,而非肝纤维化的最终病变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1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200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 [J].
马进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02) :156-157
[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Ⅳ-C、PCⅢ水平与临床分型和病理分期的关系 [J].
谢达桓 ;
曹阳 .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4, (01) :13-14
[3]   4种血清学指标对各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J].
李颖 ;
王静艳 ;
王玉梅 ;
刘沛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3, (02) :46-47+50
[4]  
Sangik Oh,Nezam H. Afdhal.Hepatic fibrosis: Are any of the serum markers useful?[J].Current Gastroenterology Reports,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