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肺水肿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16
作者
陈有
牟信兵
高钰琪
机构
[1] 西藏军区总医院全军高山病防治研究中心
[2] 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 ()
[3] ()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94.3 [高空病、高山病、血氧缺乏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海拔高度、登高的速度和方式、个体易感性是高原肺水肿(highaltitudepulmonaryedemaHAPE)发生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HAPE通常是急性进入高原(一般指海拔3000m以上),在(2~5)天内发病。早期肺动脉压过度升高是发病机制的起始环节;随病情进展,缺氧损伤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肺泡屏障非炎性渗漏增强,气—血屏障的通透性增加是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最后当肺泡细胞对进入肺间质的液体的主动吸收和消散功能障碍,导致临床肺泡型HAPE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高原地区1354例死亡病例分析 [J].
李素芝 ;
陈有 ;
赵忠诚 ;
谢刚 ;
姚文新 ;
牟信兵 .
高原医学杂志, 2002, (03) :1-4
[2]   肺水肿形成和消散的新机制 [J].
白春学 .
中华内科杂志, 2002, (03) :62-64
[3]   高原地区23例肺水肿的临床观察 [J].
李言让 ;
刘乙民 ;
李梦东 .
中华医学杂志, 195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