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改良系统中的三种群体交配体系

被引:6
作者
张冬梅
李悦
沈熙环
张春晓
李国锋
李军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河北师范大学!
[3] 石家庄
[4] 河南省种苗站!
[5] 郑州
关键词
油松; 天然林; 种子园; 子代林; 同工酶; 交配体系; 配子库;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0.05.003
中图分类号
S791.254.0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同工酶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油松改良系统中天然林、种子园和无性系子代测定林 3个群体在ACP ,LAP ,SKD ,GOT ,MNR ,PGM ,MDH和ADH等 8个同工酶系统的交配体系指标 .结果表明 :天然林、种子园和子代测定群体的多位点异交率、近交率和自交率分别为 0 .86 4,0 .96 2 ,0 .95 3 ;0 .2 2 6 ,0 .141,0 .2 11;0 .136 ,0 0 38,0 0 47.种子园的异交率最高 ,天然林的自交率最高 ,子代林的非自交近交率最高 ;3群体的固定指数分别为0 2 5 9,0 .2 11,0 .477,均表现出明显的杂合子缺乏 ;个体异交率在 3个群体内有相似的偏峰分布 ,反映了油松的高异交交配类型特点 ;各群体的花粉库与雌配子库在等位基因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 ,多数位点的雌配子库高频等位基因值高于花粉库 ,一些位点的最高基因频率值在两配子库中出现在不同等位基因上 .研究还发现 ,群体内个体异交率与母本杂合度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杂合度高的母本单株 ,异交率也相对较高 .此外 ,文章还对影响群体交配体系和配子库遗传结构的因素等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油松种子园无性系性状变异与配子贡献研究 [J].
秦采风 ;
李悦 ;
牛正田 ;
李国锋 ;
杜清平 ;
王海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1) :20-24
[2]   油松同工酶位点选择研究 [J].
张春晓 ;
李悦 ;
陈雪梅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1) :16-21
[3]   油松无性系群体育种值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J].
李悦 ;
张春晓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 (04) :3-5
[4]   林木群体交配系统研究进展 [J].
赖焕林 ;
王章荣 ;
陈天华 .
世界林业研究, 1997, (05) :11-16
[5]   对由胚珠败育和空粒引起油松种子园减产的分析 [J].
王晓茹 ;
沈熙环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9, (03) :60-65
[6]   油松种子园花粉飞散规律的研究 [J].
王晓茹 ;
沈熙环 .
林业科学, 1987, (01) :1-10
[7]  
植物等位酶分析.[M].王中仁编著;.科学出版社.1996,
[8]  
Group-merit selection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restricted selection for trade-offs between genetic gain and diversity..Rosvall O; E W Andersson;.Forest Genetic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