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金(钼)矿田北矿带推覆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被引:15
作者
张元厚 [1 ,2 ,3 ]
李宗彦 [2 ]
张孝民 [2 ]
钱明平 [2 ]
杨志强 [2 ]
何岳 [2 ]
张帅民 [2 ]
张力智 [2 ]
王建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3]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控矿断裂; 推覆构造; 金矿床; 北矿带; 小秦岭;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9.02.021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小秦岭北矿带桥上寨、灵湖、大湖和秦南—太阳沟等地,对金矿床的控矿构造进行了野外调查。工作结果表明,小秦岭北矿带近东西向控矿断裂从北向南的F1、F8、F7、F35、F5以及F6断裂是由长英质糜棱岩、构造碎裂岩组成的。其中糜棱岩中S-C组构以及构造劈理与断裂面所夹的锐角,反映了这些断裂具有逆断裂特征,它们在平面上又具有分支复合现象。因此,这些断裂为一套向南推覆的叠瓦状断裂构造体系。这些近东西向叠瓦状断裂构造控制了北矿带金矿床的形成,部分含金石英脉发生了变形,呈条带状构造,反映了断裂发生时间为123 Ma之前。晚期与小秦岭山前有关的断裂构造为正断裂,破坏矿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5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特征与地幔流体.[M].卢欣祥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 [2]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 [3] 小秦岭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特征、形成机制及构造演化.[M].张进江等著;.海洋出版社.1998,
  • [4] 小秦岭金矿地质和成矿预测.[M].黎世美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 [5] 熊耳山-崤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综合评价模型.[M].任富根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 [6] 小秦岭桐沟金矿反转构造及找矿矿物学.[M].薛良伟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 [7] 热液矿床流体包裹体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应用.[M].李华芹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 [8] 中国改造型金矿床地球化学.[M].王秀璋等著;.科学出版社.1992,
  • [9] 豫西金矿成矿规律.[M].陈衍景;富士谷著;.地震出版社.1992,
  • [10] 小秦岭地区深部金矿化特征及评价.[M].栾世伟等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