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调模式化”

被引:23
作者
彭泽润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词调模式化; 汉语方言; 声调; 连读变调; 词意识; 语言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16 [现代语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词调模式化”是一个词的全部音节或者部分音节的声调固定地读成一个高、低或者弱的声调,没有语流语音条件地形成一种高低、强弱模式的语音现象。这个发现可以更加有效地解释一些复杂的或者特殊的声调变化现象,也可以揭示汉语声调发展趋势,加深对汉语基本单位词以及汉语拼音正词法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20+189 +189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广西三江黄牌村六甲话音系 [J].
曾晓渝 ;
牛顺心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5, (04) :1-11
[2]   “天津话连读变调之谜”的优选论解释 [J].
马秋武 .
中国语文, 2005, (06) :561-568+576
[3]  
借词三论[J]. 陈其光.南开语言学刊. 2004(02)
[4]   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 [J].
江蓝生 .
中国语文, 2004, (05) :387-400+479
[5]   广东饶平上饶客家话的两字连读变调 [J].
詹伯慧 ;
刘镇发 .
方言, 2004, (03) :195-199
[6]  
论西北方言和晋语重轻式语音词的调位中和模式[J]. 邢向东.南开语言学刊. 2004(01)
[7]  
关于声调与形态的再认识[J]. 冯英.南开语言学刊. 2004(01)
[8]  
迁西方言的轻声与轻声前字的变调[J]. 江海燕.南开语言学刊. 2004(01)
[9]   湖南宜章大地岭土话研究 [J].
彭泽润 .
湖南社会科学, 2003, (01) :140-142
[10]   自主的轻声和非自主的轻声 [J].
汪化云 .
语文研究, 2003, (01) :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