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的农村减贫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33
作者
张博胜 [1 ]
杨子生 [2 ,3 ]
机构
[1]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
[3] 云南财经大学精准扶贫与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贫困;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重点检验了2010—2017年间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农村减贫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2010—2017年间中国省域农村贫困、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而经济城镇化集聚现象呈现逐渐消减的态势。②人口城镇化对农村贫困主要表现为先缓解后加剧的"U"型特征,而经济城镇化则刚好与之相反,呈倒"U"型特点,土地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作用尚不明显,但主要表现出加剧农村贫困发生的潜在可能。③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对农村贫困产生了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二者对农村贫困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门槛"现象。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减贫直接效应门槛已基本突破,减贫潜力较弱,而大部分省份的人口城镇化减贫溢出效应门槛依然存在,益贫性的溢出效应仍然明显。相比之下,各省域经济城镇化减贫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门槛均已突破,整体上以益贫性为主。④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合理推进人口城镇化,加快完善相关制度改革。有效、有序地扩张城镇空间,优化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壮大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强化其质量升级,增加城镇就业空间,提升城镇整体辐射带动效应。统筹协调区域人口、空间、资源等的分配与利用,充分发挥要素集聚带来的正向"外部性"作用,合力推进农村长效、稳定减贫,促进城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92 / 160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云南农村贫困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诊断 [J].
张博胜 ;
杨子生 .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35 (07) :276-287+318
[2]   中国区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J].
方时姣 ;
肖权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3) :1-10
[3]   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J].
崔万田 ;
何春 .
经济科学, 2018, (04) :89-102
[4]   我国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果测度 [J].
王健 ;
刘培 .
江汉论坛, 2018, (04) :55-62
[5]   城镇化的减贫效应——基于发展中国家的实证检验 [J].
何春 ;
崔万田 .
城市问题, 2017, (07) :9-17
[6]   贫困乡城转移、城市化模式选择对异质性减贫效应的影响 [J].
单德朋 ;
郑长德 ;
王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9) :81-92
[7]   城市化进程、空间溢出效应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 [J].
王建康 ;
谷国锋 ;
姚丽 .
财经研究, 2015, 41 (05) :55-66
[8]   农村贫困、收入不平等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 [J].
李萌 ;
杨龙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4, 29 (06) :68-73
[9]   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 [J].
刘彦随 ;
李裕瑞 .
地理学报, 2010, 65 (12) :1602-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