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中国城镇化的农村减贫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33
作者:
张博胜
[1
]
杨子生
[2
,3
]
机构:
[1]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
[3] 云南财经大学精准扶贫与发展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贫困;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重点检验了2010—2017年间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农村减贫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2010—2017年间中国省域农村贫困、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而经济城镇化集聚现象呈现逐渐消减的态势。②人口城镇化对农村贫困主要表现为先缓解后加剧的"U"型特征,而经济城镇化则刚好与之相反,呈倒"U"型特点,土地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作用尚不明显,但主要表现出加剧农村贫困发生的潜在可能。③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对农村贫困产生了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二者对农村贫困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门槛"现象。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减贫直接效应门槛已基本突破,减贫潜力较弱,而大部分省份的人口城镇化减贫溢出效应门槛依然存在,益贫性的溢出效应仍然明显。相比之下,各省域经济城镇化减贫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门槛均已突破,整体上以益贫性为主。④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合理推进人口城镇化,加快完善相关制度改革。有效、有序地扩张城镇空间,优化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壮大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强化其质量升级,增加城镇就业空间,提升城镇整体辐射带动效应。统筹协调区域人口、空间、资源等的分配与利用,充分发挥要素集聚带来的正向"外部性"作用,合力推进农村长效、稳定减贫,促进城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92 / 1608
页数:1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