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演变及动力分析

被引:13
作者
陈志
机构
[1] 咸宁学院城乡规划与资源科学系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 均衡度与优势度; 主成分与灰色关联; 动力因子; 武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采用武汉市建成区1990~2003年土地利用及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借助信息论的信息熵原理,分析了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利用主成分与灰色关联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出了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动的主要动力因子.研究表明:武汉市土地利用信息熵持续下降,均衡度、优势度呈波动状态,土地利用职能相对收缩,土地空间利用类型表现出不均衡态势,土地利用开发经历了1990~1994年的剧变期和1995~2003年的平稳期两个阶段;影响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动的主要因子有城市产业结构变化拉动因子、城市建设与改造压力因子、城市福利与城市社会结构变化推动因子,其中前两者的影响更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区域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J].
陈志 ;
刘耀彬 ;
杨益明 .
世界地理研究, 2003, (03) :51-58
[2]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分异规律研究 [J].
谭永忠 ;
吴次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1) :112-117
[3]   地域分异的灰色聚类方法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J].
黄劲松 ;
周生路 ;
彭补拙 .
地理科学, 2001, (06) :525-530
[4]   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 [J].
邵晓梅 ;
杨勤业 ;
张洪业 .
地理研究, 2001, (03) :298-306
[5]   三峡库区土地持续利用潜力与途径模式 [J].
刘彦随 ;
冯德显 .
地理研究, 2001, (02) :139-145
[6]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的定量描述:从信息熵到分数维 [J].
陈彦光 ;
刘继生 .
地理研究, 2001, (02) :146-152
[7]   北京市城乡过渡地带产业结构演化研究 [J].
宋金平 ;
李丽平 .
地理科学, 2000, (01) :20-26
[8]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建华编著, 1996